南平市建阳区人大常委会:
《南平市建阳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对2024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潭人〔2024〕综28号)已收悉。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重点项目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区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区直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精准施策,奋力完成目标”的办理情况
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审议意见,高度重视对经济运行的分析调控。一是加强研判监测和经济运行调度。围绕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深化拓展省委“三争”行动,细化实化市委“五增”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07亿元、增长5.7%。建阳本级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建阳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公共财政总收入19.42亿元、增长0.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1亿元、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亿元、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21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2元、增长5.8%。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削减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系统落实国家加力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建阳区加快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实施方案》,提出20条扶持举措,挖掘消费潜能、促进投资平稳有序增长、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需求,提高金融支持的精准性,累计授信金额超10亿元。三是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把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力落实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超2.5亿元。依托“崇阳溪百里画廊、麻阳溪千载文脉”独特资源,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将景区景点紧密相连,打造红色、建本、朱子等文化精品研学路线,实现旅游与学习的有机融合。
二、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培优扶强产业”的办理情况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荐申报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新增数字经济领域“瞪羚”企业3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区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二是主导产业集群成势。医卫材料、木材加工、竹制品制造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与东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闽瑞0.4旦ES纤维量产,闽瑞、维盛进入宝洁全球供应链体系。龙竹科技缠绕式竹吸管、竹展开正交复合板获国际领先水平认证。医卫材料入驻闽瑞ES纤维、维盛无纺布、欧帝姆等关联企业18家,成功打造“纤维—无纺布—终端个人护理卫品”完整产业链条。三是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持续发力“才聚武夷”,出台区级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认定和支持办法,累计评选非遗传承人、名师名医、大潭工匠等320人,建成人才房208套,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支撑。深化“企业家下午茶”机制,完善“企呼我应”平台,52项惠企政策纳入“免申即享”清单,拨付“免申即享”惠企资金865万元,助力企业做快增速、做大体量。
三、关于“突出民生事业,增进民生福祉”的办理情况
始终树立以人为本宗旨,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际成效。一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出台拓岗稳工稳就业若干措施,发放稳产稳工、失业保险稳定岗位补贴等1600余万元。构建区乡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网格化“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及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原来的150元到170元。二是持续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提升改造童游、黄坑中心小学等12所学校,云谷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潭阳校区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440个。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在全市率先完成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机构整合,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7家,潭城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投入使用。社会福利院(养老中心)改建、书坊“幸福里”二期项目建成投用,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所。三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建粮食产能区21片1.97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5万亩。编制全域乡村振兴规划、和美乡村建设导则,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裸房整治,全区195个行政村都建有1个以上公共厕所。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崇阳溪入选全国第三批、麻阳溪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巡河交水”机制获水利部推广,全域水质保持Ⅱ类以上,近三年污水收集率由26%提高至68%。聚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出台生活垃圾分类“以奖代补”激励措施,推广“撤桶并点”。
四、关于“强化项目攻坚,积蓄发展后劲”的办理情况
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深化提升“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落实重点项目分级分行业管理推进和区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机制,48个省、市重点管理项目完成投资超4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110%,油化厂安置房小区、水东片区城市主干道等项目开工,金凯利卫生用品、宝山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四期、寒泉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成投用。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助推项目建设。加力提效用好政府投资,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争取预算内资金2.2亿元、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0.25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批次2.72亿元,支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升、行署大院老旧小区提升等项目建设。三是统筹推进项目谋划。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统筹谋划一批优生态、兴产业、惠民生、保安全的项目,加快推进本年度51个、总投资223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向上沟通对接,系统谋划、滚动接续储备一批优质项目,积极争取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支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感谢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指导。下一步,区政府将以人大建议的办理工作为契机,加大力度,进一步巩固成绩、寻找差距、恪尽职守、持续发力,全力实现以人大建议的办理促进政府工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目标。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