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气象台2023年7月15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16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局部中雨,气温:25~34℃;森林火险气象等级3级;17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雨,部分中雨,气温:25~34℃  建阳区气象台2023年7月15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16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局部中雨,气温:25~34℃;森林火险气象等级3级;17日:多云,有阵雨或雷雨,部分中雨,气温:25~34℃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建阳区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福建建阳:织密“防虫网+”,守护放心菜
2024-09-30 15:52 来源:建阳区农业农村局
  金秋时节,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豇豆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基地内,嫩绿的豇豆枝叶生机勃勃,一排排整齐的支架上,挂满绿油油的豇豆,那细长的身躯,如同绿色音符,在风中轻轻摇曳。 

近两年来,豇豆与韭菜、芹菜,这“三棵菜”成为“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治理的重点蔬菜品种,其中豇豆是建阳常种的蔬菜之一,在种植中,由于气候适宜,蓟马、豆荚螟、斑潜蝇、炭疽病等病虫发生较重,特别是蓟马,成为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种植户的“害群之马”。蓟马在我区夏秋季节,虫口大,世代重叠严重,且蓟马会钻到豇豆花内为害,药剂无法直接触杀蓟马,防治效果不佳,迫使种植户反复施药,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容易造成农残超标; 另一方面豇豆因花果同期、采摘间隔时间短,生产中易因防治蓟马等病虫时农药使用不当出现残留超标的问题。今年,为做好豇豆减药控残问题,我区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在莒口镇后山村建立省级豇豆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基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的技术支持下,示范区内的豇豆不仅产量高、品质好,且农残检测合格率100%。

“基地采用防虫网+理化诱控等绿色集成防控技术种植,防虫网内的豇豆的品相好,不会出现黑头、弯曲等现象,且全封闭的示范区内花芽分化多,豆子长度更长,亩产量比常规的增加一倍,虽然成本增加,但纯收益还是比常规种植好。”示范基本种植户陈招勇说。

“福建建阳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集成了土壤消毒+增施微生物菌剂、新型防虫网阻隔+银灰膜覆盖+杀虫灯灯光诱杀、天敌释放+生态涵养+引诱剂诱杀+色板等技术,虫口降低,特别是蓟马的虫口比对照区少了50%左右,农药使用量减少,试验表明该项技术在当地是可行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毛建军介绍。

“豇豆减药控残的攻坚治我们福建省也是积极在行动,今年在建阳区建立了省级的试验示范基地,试验很成功,成效明显,为在全省推广摸索了一个可行的豇豆病虫绿色防控模式”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陈东进调研员介绍,

“该基地是全省的豇豆绿色防控示范点,我们使用“防虫网”+的“组合拳”后,防虫网阻隔了周边田间豆荚螟和大量蓟马等其他害虫入侵,再加上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措施,虫口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防止了面源污染。像这种类似的绿色防控基地今年还在茶叶、水稻等作物上建立4个,为减少农药使用和251环线的美好环境起了辐射带动作用。”南平市建阳区植保植检站负责人李正美说。

近日,还借助高素质农民培训契机组织菜农到基地观摩,到基地学习的农民纷纷说:“示范区内豇豆长势比我们种植的好很多,品相好,农药和工钱都省了,明年我们也将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这样检测也放心,大家吃得也安心。“

下一步,我区将总结经验,优化减药控残的集成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将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到全区,确保舌尖的安全。(李正美)

  文字:李正美

  编辑:陈燕萍

  初审:李正美

          终审:陈琦辉  陈利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