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南平市建阳区新时代山海协作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平市建阳区新时代山海协作
2024年工作要点
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闽委办发〔2023〕17号)和《福州市人民政府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州市与南平市对口协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榕政〔2024〕3号)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与福州合作,推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推动产业高水平协作
1.深化产业配套协作。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武夷山茶博会等平台作用,共同建立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同链”产业联盟。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支持福州龙头企业与建阳企业建立“1+N”产业链延链合作,科学推动福州协作产业有序向建阳转移,提升建阳企业“造血”能力。鼓励两地企业以资金、技术等形式开展合作,投资建阳“竹丝盏叶油”“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责任单位:区发科局、农业农村局、文体旅局、工信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均须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不再列出)
2.加强与福州招商部门合作。推动建立协同招商平台,共享招商资源,联合举办招商活动,开展产需对接、产用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鼓励建阳企业积极参加福州地区举办的各类展会抓订单。鼓励福州国有企业按照“互惠互利”“市场化运作”原则,聚焦主责主业,与建阳国企加强合作。(责任单位:区工信商务局、财政局、经开区管委会、建达集团、城投集团、林业集团)
二、深化产业科技协作
3.推进山海协同创新创造。围绕“产学研用”,推动两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鼓励福建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在建阳设立分支机构,促进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支持与自创区福州片区已认定的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协作双方联合申报科技重大专项,鼓励合作共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支持福州科研机构作为项目申报方与建阳企业共同开展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责任单位:区发科局、工信商务局、人社局、经开区管委会)
4.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支持福州高校、科研院所到建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福州市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优势,加强与建阳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合作,引进一批福州优秀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库,为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撑。(责任单位:区发科局、工信商务局、经开区管委会)
三、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5.完善山海间公路网络。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加快推进国道G638线建阳区考亭至回瑶段、水尾至潭阳大桥段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国道G638线七贤社区至考亭段(潭山南路)建设进程;积极推动新规划省道S302项目前期工作,形成城区新的“东西走廊”,实现“快速过城”。完善全区旅游路网,推进西岸至松柏公路加快前期,推进县道麻书莒白改黑,充分改善“251”旅游支线路面情况。(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住建局、文体旅局)
6.加快山海新基建建设。加强福州、建阳两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交流合作,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深化两地多式联运合作,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完善两地绿色配电系统、优质水资源、油气输送通道和储备系统建设,加快推动天然气管道延平至武夷山支线项目前期。(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工信商务局、发科局)
四、提升社会事业共享服务水平
7.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总结提升建阳·连江“山海协作”教育交流活动实践经验,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推动双方结对学校在名师优课、数字图书、试题题库、教学教案等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整合两地优质研学课程,打造福州与建阳双向互动的研学路线。(责任单位:区教育局、文体旅局)
8.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依托福州优质医疗资源,通过重点科室结对子、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等形式,助推学科跨越式发展。鼓励省属和福州市属医疗卫生专家与建阳医院及专业技术人员结对形成“师徒”关系或设立“名医导师工作室”,以“传、帮、带”的形式,提高建阳医疗机构专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两地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对口合作,支持建阳医疗机构技术骨干定期分批次选送到福州协作医院进修和培训。依托全省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推进与福州市属医疗机构卫生数据汇聚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统一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力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卫健局、人社局)
五、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9.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深化重点行业、重点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加强与福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交流互鉴,围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合作。完善环境权益交易体系,推动两地在创新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碳汇等交易机制方面开展研究合作。加强绿色金融领域合作,依托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模式,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单位:建阳生态环境局,区发科局、林业局、水利局、人社局,建阳金融监管支局)
10.促进文旅康养合作。推动两地合作开发跨区域“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展专题宣传和市场推介。推动与省旅游发展集团合作,结合茶文化、朱子理学、宋慈法医学、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提升考亭旅游度假区。加大职工疗休养互助和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发挥建阳生态、人文和红色资源等优势,打造“朱子文化之旅”,鼓励福州学校师生来建阳开展集训研修、研学互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深化实践交流,增进两地师生感情。鼓励两地组织职工、劳模到两地职工疗休养基地开展疗休养活动。引导一批福州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医养结合机构赴建阳协作共建,鼓励开发候鸟旅居式养老产品。(责任单位:区文体旅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区总工会)
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11.深化劳务对接协作。支持协作双方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进行深度对接合作,推动福州企业为建阳籍务工人员提供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餐饮服务等各种岗位。探索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推进专家人才资源协同共享,在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成果应用等方面为建阳提供智力帮扶。(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
12.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鼓励福州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建阳“万企兴万村”“百会联百村”行动,开展各类有利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产业项目或公益活动等。依托建阳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引导福州大型连锁商超、品牌供应商、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到建阳建设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预制菜加工等项目,支持两地开展订单农业合作。引导福州相关院校、企业参与建阳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福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支持建阳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工信商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工商联)
七、强化保障措施
13.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新时代山海协作工作专班(任务完成后及时撤销),成员由区委组织部,区发科局、教育局、工信商务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体旅局、卫健局、林业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阳生态环境局、总工会、工商联、国网建阳区供电公司、城投集团、建达集团、林业集团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区发科局,负责具体工作协调、保障制度建设、整体推进、选派人员的日常管理监督等相关工作。
14.抓好组织实施。各单位要聚焦“所需”“所能”,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对口协作实施方案中双方的契合点和切入点,积极谋划梳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群众有感、辨识度高的协作事项或协作项目,按照“三化五定”闭环管理要求跟踪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5.加大山海协作宣传。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典型案例,加大山海协作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山海协作影响力。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纪委办公室。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