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气象台2025年1月15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16日:晴,夜晨有霜和结冰,气温:-1~14℃,森林火险气象等级4级;17日:晴,夜晨有霜和结冰,气温:-2~14℃。  建阳区气象台2025年1月15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16日:晴,夜晨有霜和结冰,气温:-1~14℃,森林火险气象等级4级;17日:晴,夜晨有霜和结冰,气温:-2~14℃。
无障碍浏览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关于王冲区长2023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履职情况的报告
潭政综〔2024〕1号
2024-01-11 01:35 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

  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南政办〔2017〕170号)和《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机制的通知》(南政办〔2018〕121号)要求,现将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王冲区长2023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履职情况的报告予以上报。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

            2024110

(此件主动公开)

2023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履职情况报告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2024年1月10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安委会关心指导下,我坚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部署要求,突出“查大问题、除大隐患、防大事故”,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冬季会战、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等各类专项排查整治,积极夯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要求,现将2023年度本人在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方面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全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6人(含武夷新区2起、2人),同比增加2起、2人,分别上升50%;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1.深入领会安全发展理念内涵。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不断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绷紧思想之弦,夯实安全之基。如6月30日,我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2.带头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会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2023年共参与和召开研究部署区委常委会议或区政府常务会议20余次,召开4次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3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做到重要事项亲自部署,重要文件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同时,6月14日,召开专题学习会,对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进行再学习,对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进行再部署,全面推动专项行动落地落实。

3.压紧压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纳入考核内容。制定下发《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充实安全生产工作年度考核标准的通知》(潭安委办〔2023〕64号),将年度考核标准进行充实和细化,加大部分工作分数权重,增加重点工作考评内容,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细落实。同时,带头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在2023年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和重点时间节点,带队开展了安全检查活动。

(二)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1.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区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主线,突出端午、五一、国庆等重要时段,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据统计,全区成立检查组3565个,检查单位和场所7471个,组织排查隐患6844项,已整改6844项,其中共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49项,已整改349项;帮扶指导重点企业592家;行政处罚751次,罚款972.04万元;“一案双罚”4次,移送司法机关5人;责令停产整顿12家,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61家,公布典型执法案例37个。

2.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完善。我区以安全隐患“一库三单”信息化管理为重点,持续督促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将社会性风险隐患录入“一库三单”进行管理。截至目前,全区“一库三单”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入库企业1742家、4810条隐患,未整改84条,自查自报入库企业623家,10782条隐患,未整改12条,收集辨识风险点4062个,组织召开座谈分析会7次,情况通报6次。

3.强化安全生产约束机制运用。定期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和约谈。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全区性的督导检查3批次,共发现问题204项,通报相关工作情况3次对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不力的有关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及重点行业企业的开展约谈工作,区政府牵头召开约谈会3次,共约谈5个乡镇(街道)和9个区直单位。区安委办牵头对有关矿山、危化品、燃气企业分别进行了约谈。

(三)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增强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1.严肃执法守好安全底线。坚持严格执法、精准执法、规范执法,严格督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落实各自职责,综合运用信息监管手段,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效能不断增强,有效打击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2023年,建阳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次数4723次,同比上升33.46%;行政处罚次数678起,同比上升21.07%,累计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处罚总额891.88万元,同比上升313.84%。

2.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加强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源头管理,持续抓好重点违法整治工作。加强对农村道路平交路口、事故多发的国省县道路口、临水临崖、长下坡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升全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2023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5117万起,其中,查处针对运输车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执法100次,工程运输车违法647起,查处各类违章车辆566台,行政处罚累计罚款共计8.5万元。深入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改问题21处、重点道路隐患2处、通寺道路隐患13处、临水临崖隐患25处、水利内部道路隐患9处,其他各类道路隐患78处。二是建筑施工方面。2023年以来,以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专项行动、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施工扬尘专项整治和2023年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检查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模板、脚手架、临时用电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单210份,发现各类隐患591条,其中重大安全隐患共3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城镇燃气安全方面。加大对管道燃气企业、瓶装燃气企业、餐饮场所及乡镇瓶装燃气配送网点的安全检查工作的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安全隐患流向市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安全生产。2023年共开展燃气安全检查102次,出动人员319余人次,检查燃气企业场站4个,累计检查餐饮场所1546家(次),开出整改通知书102份,发现问题隐患988项,已全部完成整改,行政处罚25起,累计处罚金额2.96万元。约谈燃气企业3次,通过媒体通报燃气企业1次,通报涉及企业2家。推进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工作,已安装泄露报警装置827家,其中管道128家,瓶装液化石油气安装699家,安装率达100%。四是非煤矿山安全方面。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矿山安全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3+N专项部署培训会、事故警示教育会等共15次,推动非煤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检查,截至目前,矿山企业共自查自报重大隐患17条,完成整改17条。今年以来共检查矿山、尾矿库40家次,发现隐患153条,整改153条。约谈尾矿库企业3家次,约谈矿山企业1家次,下发现场处置措施决定书1份,立案2家,罚款共9.3万元。五是危化品和烟化爆竹安全方面。有序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2023专项行动,做到线下精准执法检查,线上实时跟进企业整改进度。今年以来开展检查危化企业99家次,发现隐患315项,下发整改指令书64份,隐患均已完成整改。立案7起,处罚金额6.4万元。检查烟花爆竹企业31家次,发现隐患7项,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4份,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2份,处罚企业2家。六是工贸安全方面。深入推进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2023专项行动,重点针对电气焊作业、粉尘涉爆、涉氨制冷以及有限空间作业开展专项检查。2023年共开展执法检查107家,发现隐患379项,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07份,已整改隐患377项,立案处罚10家,罚款8.1万元。

3.健全体系防范安全风险。一是健全完善应急工作体系。投入28.56万元聘请政府安全管家入驻区安委办,同时,创新发现安全风险隐患和消除安全风险隐患能力的做法,聘请安全管家入驻区安委办,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方面的服务。2023年安全管家共深入185家企业排查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600余项。培训15场次,培训433人次。二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精细编制应急预案,牵头修编完成应急预案10项,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区应急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同时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定期分析应急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确保预案符合实际、务实管用。三是健全完善安全宣传体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2023年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现场活动122场、参与53332人次,参与“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3450人,答题22747人次;全区累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体验活动267场,参与55364人次。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培训工作,2023年以来,共开展领导干部培训63期,培训159人次,其他工作人员培训89期,培训1447人次;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71期,培训656人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57期,培训727人次;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培训40期,培训3384人次。

二、消防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秉持“抓大防小、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以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主线,压实全链条责任,强化全周期监管,前移火灾防控关口,建强应急救援多元力量,进一步提升了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2023年建阳区火灾四项指数同比去年呈现出了三降一持平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和有影响的火灾事故的目标。

(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要素保障消防事业高质量发展

1.高标准宣贯上级决策部署,树立鲜明工作导向。大力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主题化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清单式“回头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和消防工作专题会议等,高规格、高时效传达、部署落实上级关于消防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明确各项消防工作导向。其中,顺昌大历“1.22”火灾事故后,我区立即召开紧急工作调度会,组织消安委办接连制发3份通知和提示警示函,全面部署开展春节、元宵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遏制了“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发生。国务院通报辽宁盘锦浩业化工公司“1.15”重大火灾事故后,我区立即部署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厂房建筑消防安全“回头看”整治工作。“11.16”山西吕梁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发生后,我区紧跟上级部署要求,立即召开安全防范工作调度会议,组织消安委办印发《深刻汲取山西吕梁“11·16”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当前火灾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吸取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2.高标准保障消防事业发展,夯实消防工作基础。将消防事业发展纳入建阳区“十四五”规划发展大局,落实南平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目标任务,加强消防队站、车辆器材装备、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切实为消防工作可持续向好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2023年,共投入消防业务经费713.16万元,同比去年增加171.26万元。投入109.6万元,开展了老旧住宅电气火灾隐患治理。投入500余万元,100%保障了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提升工程为民办事实项目经费。

3.高标准革新消防工作模式,前移火灾防控关口。充分发挥消安委办职能,健全风险监测、信息共享、预警发布、协调联动、帮扶指导等机制。系统性开展火灾形势研判,并函告相关部门、通告社会单位、公告人民群众,部署落实火灾防范措施。将消防工作纳入“三争”行动考评内容,以“三化五定”为抓手,实施火灾防控目标项目化管理,每季度跟踪工作进展,通过调度会商、考核评价、督办约谈及结果应用,确保消防工作有效开展,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期间,共组织消安委办召开4次会商会、3次社会单位约谈会;开展4次帮扶指导、5次消防工作专项督导,13次联合执法;印发相关通知、提示函等文件60余份。

(二)压实全链条消防责任,全要素构建消防齐抓共管格局

1.坚持党委政府主导。认真贯彻新修订的《福建省消防条例》和《福建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有效落实政府领导职责,统揽全局消防工作。期间,下发了2023年度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对乡镇(街道)、行业部门、社会单位年度消防任务进行了明确。先后1次常务会、4次季度安全会议、3次专题会、2次调度会和2次约谈会,分析研判全区消防安全形势和火灾风险,对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城镇燃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各阶段消防安全重点工作进行研判和部署推进。多次带队深入建发悦城和海祥·阳光金座等重点场所及居民小区,抽查、调研消防安全,督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多次对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提升工程、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治理作出指示批示。组织消安委办落实每月通报机制,全过程推动了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稳步开展并取得成效。

2.强化行业部门共治。将消防工作纳入干部政绩、平安建设(综治)、绩效管理等考评内容,以工作会商、督导、约谈机制为抓手,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发文厘清新业态、新风险等模糊地带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组织教育、民政、卫健、民宗、文体旅等重点行业部门,对照行业领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重点场所火灾防范风险指南及检查指引,深入开展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对“10·9”潭城街道黄墩民房一般火灾事故开展延伸调查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了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

3.落实单位自主管理。对建阳区118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10家消防安全高危单位实行火灾风险分级分类和差异化管理。组织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召开部署会、培训会、约谈会,督促社会单位落实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运用单位自查、行业排查、监督抽查、专项检查和专家协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社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对标建设微型消防站,配齐应急装备器材,确保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今年来,共组织社会单位自查整改火灾隐患1082处。

(三)精准化整治火灾隐患,全要素筑牢火灾风险防控底线

1.聚焦突出问题,深化集中攻坚整治。围绕“防大火、控小火、遏亡人”目标,紧盯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医院、养老院、文博宗教等敏感特殊场所“厂中厂”、“园中园”等混合性生产经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排查,集中整治火源(电源)管理、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和装饰装修、安全疏散、防火分隔、消防设施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初期处置等8类隐患问题。统筹推进高层建筑、老旧住宅、经营性自建房、电动自行车、燃气等不托底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截止目前,全区共检查场所5683家次,立案处罚单位50家、临时查封10家、三停11家,罚款87.3万元,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481处。完成3988户低收入群体居住场所和548户老旧住宅“四个一”配备及“表下线”改造工作。挂牌督办2家(建阳区恋尚足浴店、皇中冠音乐会所)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目前已完成整改并摘牌销案)、2处区域性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单位(目前相关隐患已整改到位,正在办理销案)。

期间,在开展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提升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中,采取精准摸排+试点标杆+专业施工+机制维保等措施,整体打包工程进行招投标,组织消安委办成立专项督导组,全过程跟踪,推动相关部门(单位)落实工程任务“清单式”销号管理和边施工、边培训、边宣传、边建档“四边”工作机制,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时竣工、低收入群体隐患住宅应改尽改。结合低收入群体大多为鳏寡孤独、行动不便的实际,组织电信公司同步建设三级监控预警网络,组织乡镇(街道)落实弱势群体邻里互助、亲朋守望等“一对一”帮扶措施,组织供电公司和电信公司机制性开展“售后服务到家”巡村巡线工作,确保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消防安全提升工程成果长效保持。

2.紧跟形势任务,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紧跟“两节”“两会”和省第十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及重要节日消防安保需求,主动担当作为,主动升级火灾防控预警和防火监督检查力度,组织消防救援大队针对性制定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开展六熟悉和灭火救援演练,在活动期间实施前置备勤和流动巡防,做好现场监护和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实现了重大活动期间,辖区不发生重大和有影响火灾事故的目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组织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分区域,逐个居民小区、逐幢住宅楼、逐个疏散通道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四清一查”,对标建设小区微型消防站和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劝阻“飞线”充电和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行为,大幅度提升建阳人居消防安全环境。

3.立足群防群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组织乡镇(街道)全面落实赋权执法和基层消防“五加三”必查行动,组织消防工作站、派出所等基层力量开展小场所、小作坊等“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台账,逐一跟踪督促隐患整改到位。组织燃气经营、充装企业自查自纠本场所燃气安全,同时对使用管道燃气的餐饮企业开展燃气安全检查,组织送气人员按照“谁送气、谁负责”的原则,对照《餐饮企业燃气安全情况检查表(瓶装燃气)》,常态化巡查检查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餐饮企业燃气安全,形成“一家一档”。期间,基层“五加三”必查行动共检查场所691家,办理赋权执法案件22起,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85处。检查燃气餐饮企业342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24处。

4.聚力宣传培训,强化火灾防范能力。结合每季度火灾防范特点,以“全生命周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为载体,组织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单位大力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和灭火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上门入户指导群众开展火灾隐患“三清”工作。教育儿童不玩火,劝导群众安全取暖、祭祀和燃放烟花爆竹。组织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大型户外显示屏、社会单位LED显示屏等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提示、宣传标语“亮屏”行动通过微信、短信等媒介,大力开展火灾隐患曝光和火灾提示警示宣传。今年来,共发送消防安全提示、警示短信30万条,播放宣传标语50余万条。开放消防站56次,分级、分岗集中培训从业人员61次,结合开学季和“5·12”防灾减灾日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8次,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月、科技宣传周、119消防宣传月等开展大型消防宣传咨询活动6次,入村入户开展“五进”宣传800余次,分发(粘贴)消防宣传资料9万余份,受教育人员达10万余人。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和社会各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

(四)坚持多元化执勤战备,全要素提升应急救援打赢能力

1.固本拓新,着力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按照“应建尽建、按标建设”的原则,组织乡镇(街道)对照《乡镇消防队》标准开展达标建设,确保“建、管、训、用”水平全面升级。落实区经济开发区专职消防队建设工作,配齐配强人员、车辆装备,目前,该消防站已投入执勤。今年,建阳区完成了莒口、徐市等6个乡镇综合应急救援专职队达标建设和验收工作。

2.整合资源,着力建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紧贴全灾种处置任务,依托区消防救援队加强乡镇(街道)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社区微型消防站综合救援技术的专业化培训,开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业务培训和联勤联训演练,举办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业务比武竞赛,打造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一专多能”战斗力。强化防汛、气象、水利、医疗、交通、高速交警等部门和蓝天救援队与消防救援大队应急救援联调联战机制,提升我区综合救援专业化水平。

3.精武强能,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瞄准灭火抢险救援实战需求,进一步建立完善消防站救“险”、小型站救“快”、专职队救“早”的灭火救援体系,有效织密灭火救援网。截至目前,共圆满完成446起灭火救援任务,其中火灾178起,抢险救援195起,社会救助73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00余人,挽救财产价值数千万元。在南平市举办2023年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技能竞赛中,建阳区代表队荣获了第一名。

     

 

 

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110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